顶级赛事纷至沓来,体育热潮席卷全城——南京:“体育+”激活古都新动能
“中国队,加油!”7月2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中充满了紧张与兴奋的氛围。座无虚席的看台上,球迷们统一身穿的助威T恤上印有“中国龙”和“南京我来了”的字样,十分醒目。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中国男篮的队员们陆续入场,现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这一场景正是南京体育热潮的缩影。从今年3月的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到“苏超”南京队创下60396人观看的上座纪录,再到11月即将开赛的2025南京马拉松,以及12月即将落户南京的2025乒超联赛总决赛,这座古都正以体育为笔,书写着成为世界体育名城的新篇章。
顶级赛事汇聚:从“奥运之城”迈向“赛事之都”
“我是篮球迷,这次能够在家门口观看中国男篮,真是让人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62岁的南京市民李耀武翻看着手机中的赛事照片,回忆起2005年的全国运动会和2014年的青奥会。他见证了这座城市一步步成长为“顶级体育赛事重镇”。2025年的南京体育赛事日历可谓星光熠熠。3月,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刚刚结束,5月的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南京站在江宁区举行,吸引了国内8位顶尖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前来角逐,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11月,2025南京马拉松将首次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报名日期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南马是我每年必参加的赛事,跑在南京的道路上,感受城市的山水风光,特别惬意。”上海跑友陈悦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报名成功截图,表达了对11月南京的期待。更备受瞩目的是12月将在南京举行的2025乒超联赛总决赛,作为中国乒乓球职业联赛的巅峰之战,众多国手将参赛,吸引全国乒乓球迷的密切关注。
场馆升级:老地标焕发新生,新纪录诞生
7月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的LED屏上显示着“60396”这一创下“苏超”纪录的观众人数。在这场“苏超”南京队与苏州队的比赛中,双方以0∶0握手言和,但看台上的球迷依旧恋恋不舍地留下。“这么多观众观看业余足球赛可真是前所未见!”南京队球迷周一帆激动地表示。这场创造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的比赛,背后是南京场馆不断升级和改造的成果。
作为“苏超”南京队的新主场,奥体中心体育场可容纳62,000人。为这场赛事特别升级了草皮和大屏幕。而作为前主场的五台山体育场,见证过1983年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如今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南京城市足球俱乐部的主场,众多球迷承认五台山体育场不仅是他们看球的起点,更是江苏球迷的“快乐老家”。展望未来,今年底,南京青奥体育公园体育场将启动升级改造,改造后将成为南京首个可容纳5万人的专业足球场。
全城热练成风:“体育+”融入城市生活
“周六14时的羽毛球馆已经预订满了,要不要试试20时的场地?”7月26日,“宁体汇”体育惠民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接到的电话络绎不绝。“这个夏天在南京有‘苏超’、有男篮,不论是球类运动还是在游泳馆消暑,预订量同比翻了一倍。”在南京,体育早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今年暑期,“跟着赛事游南京”成为一种新趋势,杭州球迷马之文在观看“苏超”南京队等比赛之余,顺便打卡夫子庙和老门东。而观看了7月27日中国男篮热身赛后,北京游客陈刚特意前往玄武湖体验了一段“迷你马拉松”,提前感受2025南马的赛道……今年5月,南京推出了“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体育+”的这一“组合拳”,使上半年南京实现了1483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01%。
文商体旅的融合已经深入南京的各大商圈。在最近的“苏超”南京队主场比赛期间,新街口商圈、百家湖商圈等地均成为热闹的观赛场所,7月5日晚,全市66个场外观赛点吸引了1425万的总客流,带动商品销售额达34亿元。南京市民与体育赛事的关系日益紧密。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精彩的赛事将为观众和游客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同时也为南京实现体育“流量”向文旅“增量”赋能添彩。
今年,2025射箭世界杯总决赛、中国街舞联赛、华人狮王争霸赛等众多精品体育赛事将继续走进南京的多个景区和商圈,深入推动文商体旅的融合。通过赛事的欢呼声、社区的运动脚步,南京的体育故事正继续书写。这座城市用每一场赛事、每一个场馆、每一个普通人的运动瞬间证明:体育的力量不仅体现在金牌与纪录,更在于它能够使生活更加温暖、充满活力。
在这一波体育热潮中,尊龙凯时不断为体育活动的推广和发展添砖加瓦,坚定不移地支持各类体育赛事与活动,让更多人在体育中找到快乐与健康。